2022年全国“村晚”接力展播 展现新春大联欢美好景象
来源:中国文化馆协会
以乡村大地为舞台,“村晚”关注的是乡土、承载的是乡音、凝聚的是乡情,呈现出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精彩难忘的面貌,展现了基层群众积极向上的新风貌、新奋斗、新精神。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持续上演精彩纷呈的“村晚”节目,通过一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接力展播等,展示乡村振兴新貌,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新春大联欢”图景。
“村晚”奏响新农村奋斗交响曲
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幕幕暖人的场景,一串串特色的产品,迎着春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双重喜庆,载着亿万人民最美好的祝愿,透着老百姓自信自足的精气神儿……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简称“‘村晚’活动”),异常热闹。
今年的“村晚”活动以“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各地一体联动、线上线下结合,通过北京演播室《我的“村晚”我的年》3小时融媒体直播节目的精彩设计和串联互动,全国80个地区作为“村晚”示范点接力展播,带领观众云上看“村晚”、游乡村,生动反映基层群众积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状态,呈现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
纵览全国,从浙江丽水月山村的舞台剧《一个村的记忆》,到河南三门峡的《峡州十八席》,从黑龙江佳木斯的《鱼跃丰收》到甘肃永靖的《虎娃报春》,从陕西的《吼老腔,迎新年》到湖北的《响竹歌》,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从黄土高原到鱼米之乡,在央视频直播间,村晚推荐官通过推荐精品节目,将“村晚”舞台延展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展现了魅力新乡村的勃勃生机以及乡村振兴的壮美新图景。
“桐花芬芳旗正红”的“村晚”主题一经公布,河南省兰考县的百姓就兴奋起来。2017年2月,兰考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中,兰考县也努力走在前列。从焦裕禄时期种泡桐树治理“三害”,到改革开放后摆脱贫困,兰考每一步前行,正是依靠红色血脉相连催生的焦裕禄精神。
打造一场独具兰考特色、接地气的“村晚”成了兰考群众的第一个新年目标,以此继承焦裕禄精神、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定意志充盈于当地人的心间。演乡亲、说乡音、唱乡愁、舞乡情,兰考“村晚”的10个节目全部由当地百姓、文艺爱好者以及兰考七色光艺术中心的小演员等自编、自导、自演,将村味、年味、春味组合成一道独特的乡村文化盛宴,道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以及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丰硕的成果。
观看兰考“村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观众不仅欣赏到“村晚”的新艺术水准,还通过节目领略了一组新时代的奋斗交响:经过30年的发展,当年种下的生态树带出了更多“生财木”——兰考县固阳镇徐场村从当年只有1家乐器厂发展到如今有90家乐器工厂,从业人员有1200多人,乐器产品从单一生产古筝扩展到生产古琴、琵琶、扬琴、大小阮等20个品种30多个系列,年产值达1.5亿元,仅民族乐器产业一项就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9万元。
腊肉飘香,灯笼飘扬,100面苗鼓齐响亮……在精准扶贫首倡之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晚”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开篇,启动“最强打卡”模式,将人们引入一个新时代的富足乡村。“这场‘村晚’改变了我对十八洞村的固有印象。”网友纷纷评论。
在这场“村晚”中,从十八洞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杨英华、村里直播带货的网红施林娇等,把日常生活场景搬上舞台,展现当代大学生为家乡发展不懈奋斗的过程。“我长大了要开高铁”“我要努力读书,学好知识回来建设十八洞”……在“村晚”节目《我们的梦想》中,来自十八洞小学的15名孩子喊出了自己的梦想;节目《太阳晒在山坡坡》反映了精准扶贫带来的山乡新变化,为观众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除精彩的文艺演出外,十八洞村“村晚”还包含“实地采访”“现场拍摄全家福”及“赏年画过大年”湘西农民年画展览惠民活动等,充分展现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以及十八洞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奋发作为开新局的面貌诠释了“暖暖的十八洞”的内在精神。
▲ 在“藏戏第一村”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举办的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备受当地群众欢迎
“说好了,来看‘村晚’可要着节日盛装。”在西藏自治区“村晚”示范点,说出这句话的不是活动组织者,而是乡亲们。作为首次入选全国“村晚”示范点的代表之一,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拥有“藏戏第一村”的文化优势,还兼具民宿经济旅游优势和艺术表演方面的群众基础,这些使得这场“村晚”走向高起点、高规格。相声《我村的变化》表演得生动有趣,令台下观众捧腹大笑,也展现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雅砻扎西雪巴藏戏队带来的藏戏《诺桑王子》属八大藏戏之一,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川剧变脸和传统藏戏相融合的歌舞表演《变融》为“村晚”增添了更多看点……
演出结束后,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文化产品赠送活动,为社区群众发放了非遗相关书籍、音像制品。“希望‘村晚’永不落幕,常演常新!”群众纷纷表示期待。
“村晚”为当地文化IP打开又一扇窗
重庆沙坪坝麻花、四川绵竹年画、黑龙江赫哲族鱼皮画……在“村晚”演出现场不仅能收获文艺美,还能下到“心水单”。
▲ 2022重庆市乡村“村晚”大联欢暨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村晚”(重庆市群艺馆供图)
在央视频《我的“村晚”我的年》直播的年货推荐环节,村晚推荐官为大家分享各地富有文化特色的好物:内蒙古的六合枕、重庆的桂花蒜、四川绵竹的年画等年货互动让网友沉浸其中;广东广州温泉镇龙桥村的水族舞、安徽六安金寨斑竹园村的传统舞蹈“十把小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感受到乡村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和温度。
▲ “5G直达最美小镇”——广州从化“云”上“村晚”系列展演活动(广州市文化馆供图)
为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特色优势,不少地区在选择“村晚”举办场地上下了一番功夫,成为带热新一轮乡村旅游的亮点。
▲ 荣成“村晚”在渔船上展开表演
渔家大鼓气势恢宏、渔民号子慷慨激昂、渔家秧歌欢天喜地……看山东荣成渔村“村晚”,印象最深的就是其独具地域特色的“三渔文化”。今年,荣成将“村晚”举办地设在有着“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之称的西霞口村渔村。这场“村晚”分为“渔耕曲”“渔乡情”“渔光赞”“渔村韵”四大板块,与鼓舞龙狮、文艺节目、福到万家、非遗大集等活动一起,展现别具胶东风情的渔村年味。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主体演出全部在“渔船”上,成为全国观众在线了解当地文化IP的一个“集装箱”。
“单是大船船身和窗户上的‘福’字就有近150个。”荣成市文化馆馆长、艺术团团长徐伟介绍,“村晚”从硬件到软件都经过精心打造,得益于荣成完备的群众文艺创作机制,演出的节目一方面由文艺专干对群众进行系统化培训,在既有精品节目的基础上进行再编再创;另一方面,文化馆专干带动群众文艺团队形成“组合拳”,碰撞出文艺创作的新火花。由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打造出高质量的作品。此外,整台演出还得到西霞口村旅游企业的大力支持,保障了部分演出经费,原创歌曲《成山之歌》还展现了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面貌和新荣成人民的幸福生活。
“色彩鲜艳的年画、扑面而来的年味、风景迤逦的乡野,看着这些,真为家乡发展自豪。”今年没有返乡过年的四川人吴荣,在线观看了家乡的“村晚”。对他来说,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中国(绵竹)年画村晚(简称“绵竹年画‘村晚’”)直播活动,就是浓浓乡愁和家的味道。
绵竹年画“村晚”在四川孝德镇年俗村上演,以一组年画为全国观众提供了了解绵竹的全新视角。直播中,当地非遗传承人、年画产业带头人、年轻年画艺人等,现场讲解了绵竹年画《迎春图》《年俗村里说年画》中的年俗故事和文化寓意,还畅谈绵竹年画的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主题访谈《画境绵竹》《幸福清平》推介了九龙镇、麓棠镇和清平镇等乡村的旅游发展情况和游览路线。
“村晚”吸引人的不仅是特色文艺演出,还有别出心裁的“相约冬奥”系列活动展示。各地通过“一起向未来”舞蹈展演、“你比我猜”线上冬奥问答互动等,不仅营造了浓浓的过年氛围,更展现了乡亲们喜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激情。
在山西,“一起向未来”的响亮口号串联起动感十足的舞蹈及表演唱。更为观众称道的是,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多数是返乡过年的大学生和村民合作创作的成果。“为呼吁更多群众参与迎冬奥、贺新年,我们早就发出群英‘招募令’,邀请返乡大学生和文化志愿者大开脑洞、参与策划,演出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据当地“村晚”总导演、山西省文化馆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世平介绍,自中国农历小年至正月十五,登上山西“村晚”的节目将陆续到各乡村旅游点、示范展演地轮流演出,方便群众随时参与,广邀游客前来“打卡”,营造浓浓的年味和节日氛围。
接力展播凸显“村晚”平台服务效能
全国各地参与举办“村晚”,接力云展播,精彩看不够。
接力云展播以“慢直播+活动直录播”的方式呈现各地“村晚”活动,实现了祖国天南海北新春大联欢。一场接一场创意“村晚”也反映出各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工作扎实有效。
芦笙展示、侗戏展演、油茶制作、寨门迎宾……在贵州云匠“村晚”上,人们看到的琳琅满目的展示皆出自当地百姓之手。穿梭在山寨间,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表达着喜悦心情,共同迎接新年到来。
贵州云匠“村晚”分别在“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和“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县以及乡村振兴代表地举行,以民族节目表演、视频短片展播、互动访谈等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苗侗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 贵州肇兴侗寨“村晚”编创节目在春节期间成为肇兴侗寨文旅演艺产品,实现常态化演出。
“今年的云匠‘村晚’,我们坚持多舞台、多点位的打造,希望将舞台与本地生态融为一体,让百姓深度参与,在自然环境中向全国观众展示最具感染力的民俗、最真实的文化传承状态。”贵州乡村文化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生荣介绍,云匠“村晚”以系列化、品牌化包装的思路,突出民族特色、非遗特色,包括苗族、侗族民俗,传统文化展示以及在传统村落中的原生态表演,同时邀请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乡村振兴故事,邀请宝物推荐官、乡村“网红”、产业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现场推介展示乡村产业、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和当地非遗等。
黎平肇兴“村晚”主会场执行导演钟声丽介绍,此次“村晚”包含锦绣黔东南、乡村有非遗、乡村有好物、乡村有故事、乡村有好景、乡村有梦想6个篇章,参演的500多名演员都是黎平本地群众,包括村民、学生、文艺工作者、景区工作人员等。“活动在线上线下都进行宣传,将肇兴侗寨的景区景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融入节目,目的是让更多人认识‘村晚’举办地,到现场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钟声丽说。
古老村寨迎来人气,得到更多关注;土特产上了直播后收到订单,销量可观;“村晚”每个短视频一发出,短时间内点击量就能突破4万……在贵州,云匠“村晚”不仅是应时应景的热闹,更是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代表。据了解,贵州将“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文化积淀转化为文化优势,促进“村晚”常态化开展,让“村晚”成为更多民俗活动、节日、赛事的标配,实时记录乡村的新变化和百姓美好生活的新故事,发挥文化繁荣振兴乡村的力量。
在东莞,登上今年“村晚”的节目个个都是历经海选脱颖而出的佳品。通过总分馆制,东莞经市级发动,市、镇、村各级联动,600多个社区以及许多东莞企业的员工都加入进来,形成了全民齐参与的局面。同时,围绕展示乡村文化新成果、乡村振兴新面貌,东莞市组织了“我为乡村代言”系列活动,通过村游、村拍、短视频大赛、代言人评选等活动,鼓励群众充分参与,乐享“村晚”。
“‘村晚’不仅是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一地公共文化体制机制的综合展示,更是展现文化与人、与生活相融合的大平台。从‘村晚’出发,希望更多人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抵达,建立家园意识,认同人与城市的共生共荣。”在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看来,群众对“村晚”的热情正是树立信心、迎接未来、走向美好的共识,“村晚”也将带给更多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村晚’的举办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将把‘村晚’与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全国文艺志愿者边疆行、优秀文化产品乡村供给工程等联动起来,持续提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影响力。”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馆长央金卓嘎说。
(文内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精彩内容
往期回顾
今天,听扎西老人讲述藏历新年
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展播来了!今天听《九千万个我》
单曲循环!群星演唱《一起向未来》,听几遍都不够!
今日元宵节